抢口罩,抢酒精、抢护目镜、抢蔬菜、甚至抢双黄连口服液,这个春节,你都抢到了吗?
在2月5日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(试行第五版)》公布后,其中提到“大部分消毒剂可有效灭活病毒”。那么这里的“大部分消毒剂”是哪些?不弄明白这些而盲目购买,非但解决不了问题,还有可能因慌忙出门而白白损耗一个口罩。

首先,我们要了解冠状病毒的及传播途径。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有包膜的亲脂病毒。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,且近日已证实能通过粪—口传播、气溶胶传播,目前全国确诊人数仍在攀升,有效的预防刻不容缓。
其次,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消毒?接触、飞沫为主要传播途径,因此空气、环境表面以及与外界接触过的物品均需要格外重视。
最后,可消毒产品有哪些?根据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(试行第五版)》,56℃高温30分钟以上,75%酒精,含氯消毒剂、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灭活病毒!而氯已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,应避免使用。
哪种消毒更有效可操作?
物理消毒:56℃,30分钟
医学验证,病毒对热敏感,但是新冠病毒要在56℃的水中保持30分钟以上才能灭活,两者缺一不可,因此该方法的适用性有诸多限制。
酒精消毒剂:75%的医用酒精
酒精之所以能消毒是因为酒精能够吸收细菌蛋白的水分,使其脱水变性凝固,从而达到杀灭细菌的目的。如果使用高浓度酒精,对细菌蛋白脱水过于迅速,使细菌表面蛋白质首先变性凝固,形成了一层坚固的包膜,酒精反而不能很好地渗入细菌内部,以致影响其杀菌能力。酒精浓度低于75%时,由于渗透性降低,也会影响杀菌能力。
75%的酒精与细菌的渗透压相近,可以在细菌表面蛋白未变性前逐渐不断地向菌体内部渗入,使细菌所有蛋白脱水、变性凝固,最终杀死细菌,但是酒精易燃易挥发,已发生因室内酒精喷洒消毒而造成火灾的现象,建议采取擦拭方法进行消毒, 室内禁止喷洒式消毒,且酒精的刺激性较大,粘膜消毒应忌用。
安全小贴士:
84消毒液等含氯消毒剂怎么用?
1、 按照使用说明用冷水进行稀释后使用,不是浓度越高越好;
2、 不与洁厕灵等消毒清洁产品混用,会产生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,危害健康;
3、 不推荐与酒精同用;
4、 配置使用时,在通风良好的场所,避开皮肤、眼睛、口鼻,佩戴口罩、橡胶手套等,做好个人防护,多通风。